《古诗四首》《为学》《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小学语文实验版教材 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2篇讲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组成。两篇讲读课文是《古诗四首》、《为学》,略读课文是《沉香救母》以及语文实践活动3。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24个生字,会用1个多音字组词,认识10个字。 2.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内容。 4.懂得无论做事或者学习,只有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默读课文。 6.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相关的段落,和小伙伴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 7.通过阅读及语文实践活动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感情。 单元训练重点: 1.在识字、写字、朗读、默读、背诵、语文实践活动等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培养学生借助词典和注释大体把握诗意、相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情画意的能力。 2.将独立阅读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完成“弘扬传统道德,从小孝敬父母”主题习作。 单元教学难点: 1.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 7 古诗四首 【教材分析】 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 ,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示儿》是南宋著名的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对统一中原、统一祖国的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 《题临安邸》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 《己亥杂诗》作者为清代龚自珍。本诗原本是为祭祀玉皇大帝、风神、雷神而作,实则借题发挥,揭露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反映诗人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教学目标】 1. 学会12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塞”)。 2. 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每首诗的内容。 3. 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一至五年级学习了几十首古诗,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这几首诗比较好懂,因此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古诗时最好了解创作背景,这样体会诗人的感情就比较到位,因此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 1.加强自学,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看书上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老师再针对问题进行点拨。 2.引导学生想象古诗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本课书的教案时,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平台。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展开想象中入情、在体会感知中悟情、在诵读中升情。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前出塞》和《己亥杂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培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读诗使人灵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学古诗城堡 ,去感受古诗文魅力。 2.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谁来给大家说说(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诵诗句、析诗意;悟诗情、吟诗文)这每一步如何做到呢? 二. 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7课的《前出塞》和《己亥杂诗》,你们是按照这几步预习的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再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一会儿要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了。(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 2. 你喜欢哪首古诗,给大家读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纠错 )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㈠学习《前出塞》 1.谁来把《前出塞》读给大家听? 2.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塞”是边界的意思。“出塞”是古代乐府民歌中的一种曲调,它多数是歌唱将士的边塞生活的。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3.哪位同学愿意把诗句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解读“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这四句话告诉了什么?板书:作战策略 诗人在说这几句话时是一种什么语气?读出来。 解读“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杀人也要有个限度,每一个国家都有固定的疆域,如果能制止敌人的侵略就行了,难道打仗是为了多杀人吗?) 指导朗读,读出诗人的情感 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这呼声是什么?(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4.整体诵读,品悟诗情。 作者为什么要说用强弓、长箭,先射马、擒首领?与后四句话有什么联系呢? 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否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 有语气地朗读这首诗。 (二)学习《己亥杂诗》 1.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区分形近字“喑和暗”喑是什么意思?(哑,发不出声音) 2.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谈谈你对作者的了解。(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3.哪位同学愿意把诗句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解读“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中国要重现勃勃生机,必须实行重大变革,死气沉沉的局面实在使人悲哀。)(2)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解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 谁来说说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希望老天爷能重新把精神振作起来,打破常规降下有用的人才;实际是诗人在大声疾呼:当权的人要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2)再读读这首诗,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联系诗人的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 4.整体诵读,品悟诗情。 四、回归整体,对比参读。 1、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两首诗都以议论见长重在表达诗人的思想观点,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拥有强兵是为了保护领土,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应乱动干戈、侵犯异邦。第二首诗反映诗人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2、男女生分读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示儿》和《题临安邸》,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示儿》。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轴之作。你们知道什么叫“压轴之作”吗?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2.了解背景:出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生活在战乱频仍、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 二、自由读这首诗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相机评价引导。 三、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古诗呢? 1.回忆学法。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 2.自读古诗。让学生借助书后的注释或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先在书上批注,圈划,并认真思考,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合作学习。(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①指名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拨读诗方法,并小结每句诗的意思。 ②结合学生体会的感情指导朗读。(注意指导读出一、二句的“悲”,三、四句的“激昂”。) 5.体验感情。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板书:悲)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样的景象呢?(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教师描述画面。)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城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陆游在世时看到的九州是与此截然不同的景象。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学生想象说话。 小结: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陆游看到的——一个被侵略者糟蹋的满目疮痍的九州啊!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呼喊,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句。临终之际的陆游内心的情感不仅仅是一种深深的“悲”,还有一种更强烈的感情蕴含在里面,是什么?(板书:盼)诗人盼的是什么?同学们,你可知道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盼了多长时间? 65年啊,同学们。诗人盼了65年,780个月啊,23725个日日夜夜啊!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这是多么揪心的期盼!多么强烈的期盼啊!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一个“悲”,一个“盼”,组成了这首感人的诗《示儿》。 学生感情诵读全诗。 6.小结: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配乐背诵。) 四、学习《题临安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课件展示)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课件出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1)你知道汴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吗? (2)指名朗读《题临安邸》 (3)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 师: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能看到那游人中有哪些人吗?你能看到他们在干些什么吗? 学生想象说话。(游人——掌握国家命运的统治者们。想象他们穷奢极欲、沉迷酒色的无耻丑态)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 师:看到、想到这一切,我们能不焦急吗?让我们一起问问那些权贵! 生:(心急如焚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担忧呢?再问! 生:(充满忧虑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愤怒?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问问他们! 生:(充满激愤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课件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诵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五、拓展总结 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林升那样胸有祖国,报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他们的诗——《示儿》和《题临安邸》,来表达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的崇敬吧。(再次配乐朗读。)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有课后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今天老师还给你们推荐一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课件提供网站。) 板书设计: 前出塞 己亥杂诗 杜甫 龚自珍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九州生气恃风雷,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万马齐喑究可哀。 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 我劝天公重抖擞,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不拘一格降人才。 示 儿 题临安邸 陆游 林升 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阿爱国热情。 8 为 学 【教材分析】 《为学》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侄子们看的,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人的天资等各方面条件有好有差,学问有深有浅。为学,做学问,当然有难有易,但这不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自己的主观努力。这篇短文,历久被人们传诵,就在于它蕴意深刻,论述了一个普遍的真理。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了解“为、迄、之、恃、犹、去、顾、限”在句子中的意思。 2.能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的第1、3自然段。 4.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1、3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和课文说明的道理。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也比较活跃,因此可以尝试由学生当小老师,执行引导任务。 【教学方法】 读、议、问、答、讲、背。 【教学理念】 《为学》作为一片文言文,它的语言文字和现在的白话文存在一定的距离,课文虽然不长,但是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困难,把学生的自学问难与教师的答疑解惑恰当地结合起来。还有要立足全文,讲述道理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把学问学好?(根据学生发言导) 2.有这样一个人认为学习做事能不能成功,与自己是否聪明无关,那么他认为与什么有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8 为学 3.“为”是什么意思呢?“学”又指什么呢?(做学问,求学)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自治们看的,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是教育我们要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二、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 ⑴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吾资/之庸,不逮人/也。(读四声)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有惭色。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⑵读准句子中的停顿。 天下事/有难易乎?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贫者/语于/富者曰(读四声)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3. 自己练习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4.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5.课文我们基本会读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逮和怠要从字义上区分。可以扩展几个字。 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作业: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短文内容。 一、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重点词语及句子的意思。 给时间自学 二、交流自己学习所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的事情有难和容易之分吗?用心做这件事,那么难事也就变成容易的事情了;不用心做这件事,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成难事了。人们做学问,求学有难易之分吗?认真地学,刻苦钻研,那么就是再难的也会变成容易的;不学,或是马虎地学,即便是再容易地也会变得困难起来。 2.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师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生接则难者亦易矣 师说不为 生接着读则易者亦难矣。下句话同上。 3.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精美。这段话中一共有四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近似于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 4.练习背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谁来说说这段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纠错。 2. 说说下面句子中“之”的意思。 吾资之庸,不逮人也。没有实际意义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代词指知识或者学问。 圣人之(的)道,卒于鲁也传之代词。 把这些句子的意思再说一说。 3.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的呢?(对比和举事例) 4.谁来把作者的意思读出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谁来说说这段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吾欲之南海,何如?(到,去) 你还学过类似意思的句子吗?(送孟浩然之广陵) 谁来总结一下,你学过“之”的多少意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归纳) 子何恃而往?(凭着,依靠)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还) 3.贫者和富者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读贫者和富者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条件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决心不同:富者过分依赖物质条件,“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 态度也不一样:抓住两个“子何恃而往?”谈理解。第一个是普通的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 结果也不一样。 (3)有语气地朗读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三、贫者为什么能够到达南海,而富者不可以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第四自然段,背诵并默写课文的第1、3自然段。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 一、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蜀之鄙有二僧,他们都有什么不一样呢?条件不同,怎么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决心不同: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结果不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在师问生答中就练习了背诵。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的)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去:距,距离。 之:用在主谓之间,没有实在意义。 2.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副词。反而,却。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贫者能至的原因是在于能够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 把这种反问的语气读出来。 3.最后作者作出了什么总结?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限:限制,限定。 4. 把作者要说明的观点读出来。 三、读全文,说说各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1段提出了作者的观点,点出了题旨。 第2、3自然段运用对比或者举事例的方法论证作者的观点。 第4自然段照应了二三段,同时又总结了全文。 四、课堂练习。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带点的词。 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至,到)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做) 吾欲之南海,何如?(到,去) 子何恃而往?(依靠,依赖)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副词。还,仍然)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距离)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限制,限定)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告诉他的子侄们什么道理? 五、作业:继续练习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8 为 学 难 为之 易 易 不为之 难 资料提供者:袁瑞龙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