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作者:张建军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临湖关爱学校 摘要: 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无论是在中考还是高考中,作文的分值都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因此, 培养和提高中学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是就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给大家一点参考。 关键词:浅谈 语文 教学 培养 作文 能力 提高 正文: 培养中小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是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当今的学生讨厌写作文、怕写作文,已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知道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我曾经和学生面对面的探讨过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是:1、没有东西写 2不知怎么写什么 3、写不好 4、没习惯写。针对以上学生们的回答,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首先在教学中 学好 语文基础夯实基础 作文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的反应,是学生熟练地、综合的运用语言和文字的标志。要想让学生具有作文写作能力必须扎扎实实的选好语文基础知识。这里讲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字、词、句、段,然后才是篇章。初中毕业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这个数目很可观,可是打不得折扣”“汉字的重要在于词是由字构成的,所以字是学好语文、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关。”(张志公:《学好语文不是一件小事》) 词汇的掌握和积累也是很重要的。对此,美国的学者怀斯特分析了英国的《辞典》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只需450个词就可转述任何笑话,转述孩子喜欢的童话需要750个词,转述惊险小说需要1400个词,若想随意转述一部文艺作品,则需3000个以上的词。人们需要多少词才能交流,前苏联用自控器进行统计的结果是:需要3600个词,14岁以前的少年需要9000多个,成年人则需掌握11000个词。”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阶段,我们一定要求学生多积累词汇。 前几天,网友们给我发来几个笑话:1、老师让学生用“难过”造句 , 学生说:我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2、老师让学生用“先、、、、、、再、、、、、、”造句,学生:“先生,再见!”3、老师让学生用“一边、、、、、、一边”造句,学生:他一边穿衣服,一边脱裤子。面对着啼笑皆非的笑话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除了笑之外恐怕更多的是一种悲哀、、、、、、一个句子的正确与否,决定于四个因素:事理、情趣、声音、规矩。先说事理,就是要看这个句子说的意思对不对;情趣就是要看它的语气、色彩合不合适;声音就是要看这个句子粘着顺最不顺嘴,听着悦耳不悦耳;规矩就是要看这个句子和不合大家说话的共同习惯。只要掌握另外这几方面,学生就能够准确的遣词造句了。除了扎实的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外,在教学中还应该要求学生多学习一些生活常识知识和社会自认科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这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历更能使他们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作文的段落,是文章的骨干。通俗的讲 段落就是语言的逻辑,再说直白一点就是说话的条理,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描述一件事物应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在这方面,教师应适时的向学生讲解段落的基本类型和结构。教他们按照语法的规律进行语句的逻辑。 所谓篇章,就是对文章材料的组织、对文章结构的谋划和布局。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选择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教学时,教师应合理的结合教材的课文或其他优秀的范文给学生加以讲解和分析。 二、适时引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也就是解决“不想写”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写作呢?笔者认为:1、用优秀的范文去感染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作品能鼓舞人的志气,能给人以力量。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因势利导点燃学生的写作欲望。2、在作文的评语中多鼓励。这样一点笔者是深有体会的。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工作时,对学生的作文评语总是批评得多,表扬的少。自己感觉很负责任的,可学生很不接受。有一位女生当面找到我说:“老师,为什么你给的评语多食批评而很少鼓励呢?这样会挫伤同学们的写作热情的。本来嘛,写一篇不好,再写一篇你还是不满意,这三写两写就写烦了!就不想写了。”其实,也的确是如此。后来我调整了思想,学着从学生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作文,这样就将成人的眼光降低到学生的 层次,果然同学们渐渐喜欢写作文了。 三、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记忆、记录能力 这个标题看上去好像有一点问题,其实我这里讲的记忆能力和记录能力是两个概念。记忆指的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再现能力,也可以说是联想和想象能力。记录指的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描述能力。 作文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要想更好的再现事物的真实性,就必须首先对事物进行观察。“观察”一词实际包好两个侧面的含义:“观”----使用视觉去整体的感知事物的全貌,看事物大小、形状、颜色等宏观的表象。“察”---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审视,看事物的纹路的多少、像什么、这个部分和哪个部分有什么不同或相同之处等等。另外,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去看,也不相同,所以又要考虑观察的视角、方位、时间等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在作文教学中,去积极的引导学生去科学的、合理的进行观察、比较、学会辩证的去认识事物,学会“同中求异”和“异中寻同”从而发现事物的某些特性。我认为在标题中的三个方面中,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学生具备了观察能力后,还应该具有记录能力和记忆能力。这也是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学生们讲的“不知怎么写的问题”。上面我们讲到了“观察”的含义,这在作文中只是一个整体的轮廓,要想将视觉中的事物印在大脑中就需要记录能力和记忆能力。通常的记录方式有语言描述和运用修辞、对比等手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的这种能力。比如进行郊游、或者一些社会调查之类的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并写出经过和感受。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之后,就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方面我的体会有1、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作文比赛。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虚荣心的,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这一特点在学生中搞一些征文比赛,通过物质来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2、评改作文时将好的文章作范文在课上精讲。这也是一个好的激励办法。甲看乙的作文写得好,经常在课上当作范文,乙也会喜欢写作文。总之这样,一个一个的传、帮、带的循环模式,就将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作文写作推向了一个高潮。3、学生自改作文。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相互评改作文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从一定的意义上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参考文献: 1、 张志公:《学好语文不是一件小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家作文论》郑州文心出版社 2000 2、 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 作者通联: 电话:15249941226 qq 974044912 资料提供者:张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