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李静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近年来,在语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们的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课堂教学现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欣赏过后,不少教师会有这样的疑问:“这还是语文课吗?”“这节课的语文味儿不浓!” 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味”呢?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也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语文课如何才能教出语文味呢?我以为主要要做到三点:

一、 固本强“基”,让语文课堂蕴藏平实美

语文课堂我们提倡固本强“基”,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决定的。语文课程应该以“语”为本,排除虚脱与浮躁,摒放混乱与偏颇,应实打实地在语文基础上下工夫,让“固本强基”成为课堂教学的

生命支柱,扎扎实实地教好语文,让语文课堂蕴藏平实美。

1、简单而合理地训练。《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很少提及“训练”一词,而代为改之“感悟、体验”,是不是因为这样,“训练”就从此退出语文课堂呢?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什么是训练呢?为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可想而知,训练对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是多么的

重要啊

2、紧扣依托文本。现今课堂,为了摆脱“把课文分解的支离破碎”的罪名,导致部分教师望文生畏,甚至束之高阁,文本在多媒体的轮番轰炸、多种情景的重叠中架空。学生不但不能享受到文本所蕴涵的醇浓韵味,更不能达到净化心灵、感悟情感、提升品位的效果。本色的语文课堂需要呼唤以文本为基准,以开掘内涵为效用的环环相扣的教学。只有善于从文本的句子中发现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中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目标集中,任务单一,一步一个脚印,强根溯源、奠基固本。

二、删繁就“简”,让语文课堂流淌简约美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崔峦老师也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本色语文课堂追求简约与高效。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简明扼要。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预设教与学所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或者要完成的任务,也就是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航行灯”,目标定的是否科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目标定过多或过高,面面俱到,就会无法实现;倘若目标制订过低或过少,将不能达到预期

效果或者是课标规定要达到的要求。

2.教学环节简洁自然。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

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完成语文任务,语文课必须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有“语文味儿”。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课堂目标。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语文课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删繁就简一树花”,达到课堂目标最优化。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简化目标,抓住关键,训练重点。如教学《荷花》一课,文质兼美,文中的优美词句需要理解,但文章中有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词句过细咬嚼,那就如同将一朵含苞欲放、充满活力的“荷花”,一片一片摘下,最终弄得瓣离花碎,留下遗憾。课上要做的是将更多的功夫花在朗读上,通过品读、评读、个性化朗读等方式,靠读感悟文章的美,借读领悟语言的魅力,达到读懂“荷花”,嗅出“花香”。

 3、教学内容简约精练。“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课堂可以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学科知识等联系在一起。因此,语文课堂可教学的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为此,在课堂操作中,决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等要素,找准切入点,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统领整个课堂教学。我们首先得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选准精讲的内容。分清哪些是重点教学内容、哪些该略略带

过,哪些该“蜻蜓点水”等!

教学内容简约精练意味着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放弃,懂得放弃,放弃一切与学生并不怎么重要的知识点,也许这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或者是“教材重组”的点点体现吧!总之,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

必面面俱到,也许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

 三、褪尽浮华,让语文课堂沐浴“原生态”美

陶行之先生说得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堂是重要的育人地带,没有真实的课堂,如何培养“求真”之人呢?因此,我们认为,本色语文课堂首先

必须要“真”,我们的课堂首要追求的是:反朴归“真”

1、少一些串讲串问,多一些积累品味。多年来,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用提问和分析来驾驭课堂和学生,似乎 不提问学生就不会读书。崔峦老师就曾多次指出,阅读教学的怪病就是“读书少,感悟少,提问多,分析多。”尽管新课标颁布以来,这种现状有所改变,但是串讲串问仍然是目前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治的一个顽疾。不久前,我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感受很深。《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是一篇写景的佳作,作者采用清新隽永的文字描绘了高原湖泊青海湖神奇而壮丽的风光。教学这篇课文,第一位老师仍沿用了传统的讲读分析法。课上老师不停地追问学生,且问题琐碎,一篇优美的文章被肢解了。学生在老师一大堆问题的牵引下,忙于在书中寻找答案,无暇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而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则体现了以读为本的原则,讲解读文本与感受自然之美巧妙合一。他采用了初读谈印象、提问题,深读赏文字、悟景美,精读学语言、重积累的方法,层层推进。整节课教师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工作就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逐渐深入的读书,学生最多的活动也是理解地读、体验地读、欣赏地读。尤其可贵的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又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一说、抄一抄、背一背,将摘抄和背诵引进课堂。这不仅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而且有利于他们

对书本语言的内化吸收,形成良好,也体现了教师注重“双基”训练的思想。

     2、 少一些空泛表演,多一些扎实训练。新课标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为了把语文课上成“体验的课”,很多教师挖空心思让学生去说感受,谈体验,因此多媒体演示、角色表演成为时下课堂教学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巧妙借助多媒体和课堂表演加深学生的体验,这当然没错,但是使用过多过滥只会冲淡课堂的语文味,同时也不能因为一味追求体验而忽略了必要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体验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使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借助多媒体演示和课堂表演,不仅能创设阅读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还可以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但是小学生手年龄和阅历限制,有些情感和知识很难通过体验来获得,因此适合表演的再去表演,能体验的再去体验,不能的切莫刻意为之,以免让语文学习之外的东西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必要的训练还要坚持,课堂上与其让学生脱离文本富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不如多为学生创设一些听、说、度、写、思的机会,

为学生积淀和运用语言创造充分和必要的条件。

3、少一些小组讨论,多一些潜心会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新课程主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合作学习一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很多老师为了追求时尚,致使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时髦的“课堂教具”虽然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一定的实效。

    课标强调: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集体发挥。教材书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中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规范蓝本,也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读本,而且学生有是借助文本来 接收和处理作者输出的信息的。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反复咀嚼、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升

华认识。

总之,语文教学中,不要只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形式热闹,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是否进入了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品词、品句、品读,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形式上的演、说成为体现语文教学“语文味儿”的手段,让富有禅机的语文教学的“三字经”在教

学中凸显出来,让语文味儿更足。
资料提供者:李静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