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05-18 手机版 | ||||
20 扫雪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的词语说、写句子。 2、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句子与句子、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和顺序。教育学生要关心集体,多为集体做好事。 3、会用“(谁和谁)一起(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正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和新词。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弄懂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去年冬天下大雪的时候,高年级同学都在扫雪,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十课《扫雪》。再次感受一下扫雪的场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带领学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3、师板书生字词: 积雪 冒 寒冷 铲雪 堆 树底下 几点 异常 接受 4、正音练习。 5、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冒”、“寒”、“异”几个字的书写。 6、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积”——积雪(结合图)。 “寒”——冷的意思,寒风是冷风的意思, “冒”着寒风,用动作示意。 “铲”“堆”,用动作示意。 “底”——树底下,指图。 “点”——八点钟,指钟理解。 “异”——异口同声,用演示示意。 “受”——受到,放在句子中领会意思。 7、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词义。 三、巩固练习 读、写词语。 四、作业 默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组词: 积( ) 冒 ( ) 寒( ) 铲( ) 堆( ) 底( ) 点( )异( )受( )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3)第一句话说了什么? (4)第二句话说了什么?哪些地方白了?为什么会白了? (5)总结段意。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3)总结段意。 (4)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2)总结:第三自然段写老师和同学称赞六(1)班同学做了一件大好事。 (3)重点讲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4、学习第四自然段: 读第四自然段,总结段意。 5、通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指名学生读,注意重点句的指导。 地上白了,树上白了,屋顶上也白了。 他们冒着寒冷的北风打扫积雪,有的扫,有的铲,有的把雪堆到树底下。 4、分组练习朗读。 三、练习背诵 1、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根据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分别试背各个自然段。 3、指名学生背诵各个自然段。 4、试着背诵全文。 四、作业 背诵课文。 第四课时 一、填空,再读一读。 1、板书习题: 昨天下了一场( ),同学们冒着( ),打扫( )。 老师和同学们( )地说:“六(1)班做了一件( )。” 2、读句子,理解句意。 3、引导学生填空。 4、集体评议。 5、读句子,进一步理解句意。 二、把句子补充完整。 1、板书习题: 积起了厚厚的雪。 冒着寒冷的北风。 堆到树底下。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填写句子。 3、集体评议。 4、读句子,理解句意。 三、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写法。 1、板书习题: 同学们有的扫,有的铲,有的把雪堆到树底下。 2、复习第76页第四题。 3、引导学生改写句子。 4、集体评议。 5、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点。 四、照样子写句子。 1、板书例句: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在校门口)(打扫积雪)。 2、总结句式: (谁和谁)一起(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引导学生说句子。 4、让学生写句子,校对。 五、作业 完成第一题。 教学后记: 本课展现的内容也是学生所熟知的,但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要建立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同时,通过专向训练,如“把句子换一种说法”等,让学生感受语言组织的逻辑规律。 资料提供者:
|
·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