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导演,让演员走得更远——《将相和》教学反思(五年级)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反思 2017-06-05 手机版 | ||||
《将相和》这篇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名师说过:教师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不能简约,简单,要深入浅出,要具备钻进去的力量才有飞出去的激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潜心钻研教材,静心备课,课堂简简单单、朴朴实实,但却能充满浓厚的“语”“文”的味道,让厚重的文化气息浸染每一位学生。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感觉对教材的处理还算合理,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和”字,既带领学生走进《将相和》,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又引导学生走出《将相和》,在学习生活中努力做到“以和为贵”,回扣中心,升华情感。 一、为了做到长文短教,我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 首先着眼人物语言,以“不和”为切入点,比较研读,突出人物形象。以课题“和”引出将相曾经有过“不和”,于是便自然而然地引出“读到哪儿,你感觉将相要不和?”这一问题,从而出示了廉颇的一段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和蔺相如的一段话:“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用这两句话统领教学,全课教学的思路清晰。 我先引导学生自读体会廉颇说这句话时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自读后体会到用居功自傲、不服气的语气读。学生通过读体会到了廉颇的想法后,我问学生:“蔺相如的职位高于廉颇,仅仅是靠一张嘴吗?”请快速读课文小故事“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用“──”画出蔺相如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体会,通过对文中2个故事中人物的言行的读悟,挖掘人物的内在品质,把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树立起来,廉颇的错误说法不批自倒。于是,学生动手在文中找到了相关的语句,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最后回归到廉颇也认识到自已错了,进一步体会到廉颇也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从而“负荆请罪”。 “蔺相如的职位高于廉颇,仅仅是靠一张嘴吗?”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堂课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不但使一篇内容较长的课文教学起来简单多了、而且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情感,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其次关注“负荆请罪”,以“和”为契机,引导写话实践,全面感受人物形象。这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为了巩固训练重点,我创设“负荆请罪”这一表演情境,通过抓文眼空白,以“你是一名百姓或官员,目睹这一幕,会说些什么?”这一焦点为交流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合理想像,加深了对人物品质的理解,深化了个性阅读,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再造想象,以想象的语言使廉颇和蔺相如的形象从另一侧面变得更丰满。这种情境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品质的透视,培养了创造能力,而且丰富了课文的内蕴,在课文的诱导空间中超越了文本。 二、强化“以读为本”,读出层次。 “读”永远是最好的语文实践。读字,读词,读句……在这一节课中,我始终努力做到“以读为主”。快速浏览,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师生合作读,同桌读,结合动作表情读等多种读书方式合理安排,读出层次,让学生充分感知人物的心理状态。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努力做到除了读还是读,以读促教,读出语文的韵味。 2、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书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问题让学生提,重难点让学生预。”真正把课堂让给学生。 3、进一步重视读写结合,尤其是高年段中学法、写法的指导。 教完这课后,回头想想:长文短教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实践,最终用最短的时间上好较长的课文,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 资料提供者:邓钰萍
相关链接: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学期教学反思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