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6-06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回”。 2、 体会诗中描绘的雄奇景象。 教学过程: 一、据形解义,识字解题。 1.出示甲骨文图片,猜一猜。(相机板书“天门山”) 2. 那从字面上,你能告诉我,“天门山”一是一座怎样的山吗? 3.师:你们没看过天门山,仅从天门山这三个字中想到的,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既有情趣,又有意象。 4.师: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诗人途经此地,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板书“望” 解题:“望”是什么意思?读题。 【运用班班通理念: 】 二、自主合作,读通诗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谁愿意把这首诗读一读给大家听。 如果你们能把这几个字读准确,相信这首诗一定会读得更好。 指名读(重点指导字音:楚 断 至此回)。 每人在小组长处认读生字,组长再挑选一个代表认读生字。 3、师:诗是歌,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韵味,请同桌之间边读边商量,该怎么划分节奏,让这首诗读得更有韵味。 同桌代表展示读。 三、诗中寻景,整体感知。 师:诗可以当歌唱、也可以当画赏。有人说:“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是一句一景,那作者望到了哪些景象呢? 同桌讨论汇报(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 图片感悟 找到了这么多的景物,同学们对天门山这的景色是不是很好奇呢?让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1) 出示“天门山”的图片,你看见了怎样的山? (词语积累:巍峨,雄壮,险峻,高耸入云) 你会怎么读课题——望天门山 (2)出示“楚江”的图片,这就是楚江。为什么叫楚江? (归纳学法:你教会了我一种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借助注释) 你看见了怎样的楚江水? (词语积累:波涛汹涌、奔腾咆哮、川流不息、狂涛怒吼、浩浩荡荡) (3)除了山、水,还有什么? 师:这险峻的山、这汹涌的水,这白色的帆船,这红红的太阳,不正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吗?小组内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这美丽的画面。 【设计理念】我便利用“班班通”这一手段,把天门山水势回绕,夹江而峙的情景以图文并茂、声响互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一片惊叹赞美声中走进了“天门山”,仿佛此时已置身其中。 四、以景悟情,走进古诗。 1、学习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1)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作者望到了什么? 天门山怎么了? “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竟能将天门山断开? 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读? 如果说天门山是一扇门,推开这一扇门的手是什么? 此时你仿佛听见了什么?你会怎么读? 再把“断”字和“开”字这两个动词送回到句子当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你们又会怎么读? 师:天门山本来是一座山,诗人李白却把它想象成被楚江冲开,伴随“哗-哗-”的声音,分成了左边一座,右边一座,像两扇门一样。读—— 汹涌的江水奋力地冲向天门山,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天门山终于被分成了两半。读—— (归纳学法 师:原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就能很好地理解诗句。这是你们教给老师学习古诗的方法。) 2、学习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运用我们刚刚的学法,展开你的想象,你望到了什么? 出示简笔画(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回”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改变方向呢?水流不是很有气势吗? 师:大山也非等闲之辈,面对湍急的水却纹丝不动,依旧是那样的雄姿伟岸。你会怎么读? 看图,听声音,此时,你听见了什么声音?看见了什么画面?(课件出示) 师: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样的气势谁又来读? 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谁来读? 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山水互相作用,形成了这样的壮景象,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设计理念】 在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精读感悟、品读赏析每一篇课文时,我紧扣教材,依据教参要达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手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深入作者,领悟诗境,学习三、四句。 师述: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又带着对未来前途的忐忑之心。当他途经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一样敞开,让他的眼前豁然开朗。 出示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请自读这两行,同桌之间讨论一下,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喜悦、高兴? 那诗人李白是站在哪里望天门山的呢?四人小组,讨论。 他在船上看见了什么? 如果说李白是来游玩的客人,那在这句中谁是出门迎接的主人? 两岸的青山明明是立在那里的,你从哪个字发现是他们来迎接的? 青山怎么动了呢?(你有没有树动的感觉?) 此时你的头脑中佛现了什么样的画面?(青翠的群山相继出现,秀美的风光接踵而来) 师: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觉得这两岸的山像是在比高矮,读——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船是由远及近,这两岸的山就好像张开双臂在迎接着他,读—— 【设计理念】“班班通”的使用,不仅破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而且在“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它在悄无声息中把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了完美统一。 延伸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的古人对山水总是那样地情有独衷,让我们一起再欣赏几首山水诗,去感情诗者笔下的秀丽神奇! 资料提供者:魏卓玲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