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6-07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会认字的掌握—— 一、板题示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板书)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渡语:相信这节课大家肯定能完成学习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理解课文) 师: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生自由思考,师巡视。 师:刚才大家自学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进行交流。谁敢第一个回答啊? 2、指名回答。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谁来补充? 3、指名补充。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作者的游览顺序: 路上见闻—游外洞— 游内洞—乘船出洞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品读重点段落) 师:金华的双龙洞景色很美,文中有些段落对它的美景进行了详细描写,现在我们来进行重点段落的品读。请大家自由练读,3分钟后,我们来进行比赛,看谁的课文读得最有感情。 1、生练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生展示读。 3、师指导学生读出美感,体会作者的当时的感受。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写的这样生动具体? (抓住事物的特点) 师总结:今天我们既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一举两得。现在谁能说一说本文的记叙顺序? (空间顺序,记叙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课外拓展) 师:我们跟着作者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现在就请大家根据作者的游览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1、生试着自己画。 2、全班交流成果。 3、记金华的双龙洞 五、当堂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沙土 ( )的映山红 ( )的公路 ( )地移动 ( )地流着 ( )地举起 2、读课文,完成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 2.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再写了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孔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表现在 ①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船的进出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乘船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三、1.③ 2.⑤ 3.⑥;1.① 2.④ 3.⑤ 五、1.叶圣陶 浙江金华北山的双龙洞 4月14日 路上 外洞 孔隙 内洞出洞 2.洞口外的景色 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宽外洞大 3.窄小①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②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绳子,船就出来③仰卧在小船里,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④眼前昏暗了,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4.黑 大 奇 奇 板书: 路上 明艳 外洞 气势大 孔隙 小、窄 内洞 宽阔 出洞 仰卧 资料提供者:木易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