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得和甜得教学实录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手机版 | ||||
酸得和甜的 教学记实与点评 (一)、回顾课文,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酸的和甜的》。你们还记得在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好了,现在让我们再一起看一看吧!(点击课件,播放课文动画。) 生:一起看课件。 (评:在这部分,李老师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整合,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童话世界,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还为学生深刻领悟全文奠定了基础。) (二)、质疑想象,朗读感悟 师: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大家都看得入迷了。那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呢? 生:我喜欢小狐狸。 生:我喜欢小兔子。 生:我喜欢小猴子。 生:我喜欢小松鼠。 师:那这些小动物是谁最先发现那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大葡萄的呢? 生齐:小狐狸。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好吗? 生齐:好! 师:(点击课件,出现小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你们看,小狐狸在干什么呢? 生:他想吃葡萄。 师:谁还能说得具体点? 生:小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想吃葡萄,急得口水都流下来了。 师:你说的真棒,那书中是怎么写的呢?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读得很流利,如果把小狐狸着急的样子读出来就更好了。 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自由读一读这句话,看谁能把小狐狸着急的样子读出来。 课件出示句子: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生:自由练读句子。 师:谁想来试试? 生: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师:真是只着急的小狐狸! 小狐狸望着那诱人的葡萄,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他心想:这葡萄又大又紫,一定很好吃,我怎么就是够不着呢?都怪我长得太矮了。 生:这葡萄可真馋人啊,我的口水都流下来了!我一定要想个好办法吃到葡萄。 师:可是他一颗也没摘到。真把他急坏了!现在,咱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话,看谁读得最着急! 生齐: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师:这时,小狐狸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那句话,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也可以加上喜欢的表情和动作。 生:自由朗读。“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师:谁想当小狐狸? 生:“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师:你读得真像,谁还想来试试? 生:“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师:你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生:“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读,那想当小狐狸的同学咱们站起来一起来,看谁的表情和动作最好! 生:“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师:大家体会得都非常好,那读到这儿,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生:我不明白小狐狸也没有吃到葡萄,他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生:葡萄紫红紫红的,为什么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师: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能够自己提出问题,那么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己解决的,对吗? (评:这部分李老师一直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的身份出现,引领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深刻领悟课文,启发想象,指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亢奋的状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接下来你们还想学哪部分呢? 生:小猴子,小松鼠,小兔子。 师:想先学小猴子这部分的同学请举手。 生:大部分同学举手。 师:看来大部分的同学都想先学小猴子这部分,那好,咱们就来学这部分。 谁愿意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现在,同学们你们看,小猴子望望架上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诱人的大葡萄,他就迫不及待地爬上了葡萄架。 点击课件:出示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的动画。 师:请你们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生:自由读句子。 师:我们还可以说小猴子怎样爬上葡萄架呢? 生:很着急地。 师:不错,试着把这句话说完整好吗? 生:小猴子着急地爬上葡萄架。 师:真完整!谁还想说? 生:小猴子急忙爬上葡萄架。 生:小猴子飞快地爬上葡萄架。 生:小猴子连忙爬上葡萄架。 师:你们的词汇可真丰富,能用这么多词体现小猴子着急的样子。现在,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用上了“迫不及待”就能看出小猴子怎样爬上葡萄架的。 生:我也喜欢第一句。因为我觉得第二句话有点空,第一句话用上了“迫不及待”就挺丰富的。 师:是啊,小猴子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他心里会怎么想啊? 生:他会想:太好了,今天可有好吃的了,我要大吃一顿。 生:他会这么想:这葡萄又紫又红,我得赶紧尝尝到底是甜的还是酸的。 师:那谁愿意试试把小猴子迫不及待的样子读出来呢? 生: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怎么着急,要是把“迫不及待”再读得重些就更好了。 师:你能试试吗? 生: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师:体会得真棒!现在咱们男女生比赛看谁读得好! 男生: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女生: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师:读得都不错,但女同学的表情更好一些! 可正当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来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 生:小兔子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师:这只热心的小兔子多着急呀,谁能学学他? 生: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师:可真像。咱们一起加上动作和表情来学学小兔子吧! 生齐: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师:小猴子相信他的话了吗? 生:没相信,小猴子还是吃到了葡萄。 师:同学们请看,同样是写小猴子吃葡萄,你认为哪句话更好呢?读一读,同桌讨论讨论。(课件出示句子:1、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2、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生:同桌讨论。 师:讨论好了吗?谁来说? 生:我认为第一句话更好,因为加上了“大口大口”就能看出小猴子吃得很香。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好。我想起来一个成语:狼吞虎咽。 师:说得真好。瞧,这就是小猴子大口大口吃葡萄的样子。(课件出示:小猴子大口大口吃葡萄的动画。) 生:看动画。(还发出了笑声。) 师:你什么时候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 生:我饿了时候,就大口大口吃东西。 生:妈妈领我上肯得基时,我就大口大口地吃鸡腿。 生:我吃“鱼香肉丝”时,就大口大口地吃。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当时一定吃得很香,很开心,对吗?那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呢? 生: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师:你觉得自己吃得香吗? 生:还行吧! 师:谁再来试试? 生: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师:真香啊!想读的同学咱们站起来一起读,可以加上喜欢的动作。 生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师: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大家吃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了,摘下一颗放在嘴里,生接:啊,真甜! 师: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再来一次: 生:啊,真甜! 师:真是发自内心的!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分角色在读一读课文的第4—7自然段,好不好? 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习。 师:哪组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说一说你认为谁读得最好? 生:一个小组读。 师:谁想评一评? 生:我觉得苏航读得好,因为她读出了小兔子着急的样子。 生:我觉得赵习文读得好,他的表情更好。 师:小松鼠和小兔子听到狐狸的话,他们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相信了。课文的第2、3自然段就告诉我们了,现在,我就给大家读一读!(读第2、3自然段) 师:可是后来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吃到了香甜的葡萄,他们真不明白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你们明白了吗? 生:我明白了,因为狐狸够不着葡萄,他也不想让别人吃,所以他就说这葡萄是酸的。 生:我觉得他是因为实在摘不到葡萄了,为了让自己高兴点,就假想葡萄是酸的,才这么说的。 师:你的想法不错,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生:我觉得小狐狸之所以说葡萄是酸的,是因为狐狸摘不到葡萄,想自己安慰自己,才说葡萄是酸的的。 (评:李老师完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评价,允许他们读出自己独特的体会,谈出自己读书的不同体会。) (三)、拓展延伸,深化明理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小动物都很喜欢你们,那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生:我想对小猴子说话。小猴子,你可真聪明,就想电视里的包青天一样,我真佩服你。 生:小猴子,你能够不轻信别人的话,自己亲自去试一试,真棒! 生:小松鼠,小兔子,以后别再光听别人说,自己要勇敢点,去试一试,那样你就能像小猴子一样,最先知道葡萄是甜的了! 生:小狐狸,你吃不到葡萄就去请小动物帮忙啊,别再自己安慰自己了。 (评:引导学生直接与小动物对话,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帮助学生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感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表演童话,师生评价 师: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啊,那你们想不想让他们动起来,来到我们身边? 生:想! 师: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戴上头饰演一演。 师:真是个好办法!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加进你们的想象,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吧! 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表演。 师:哪组想来为大家表演? 生:(举手)我们组! 师:请王用桥那组吧! 生:(一组戴头饰表演) 师: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能评为今天的“表演大王”?为什么? 生:我觉得王用桥表演的小猴子可真像。 生:我觉得他们四个表演得都很好,加进了自己的想象。 生:我觉得他们都能被评为“表演大王” 表演的同学: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师:既然小评委们对你们的表演那么满意,那我宣布你们都被评为今天的“表演大王”了,这是你们的奖品。(每人一串葡萄。) (评:这一版块的设计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实践等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也能调动多种感官,真正“动“起来。) (五)、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像小猴子一样,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资料提供者:蔡江辉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