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借助旁批,了解诗歌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歌的意境,萌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想象诗歌意境,萌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的祖国》 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题目是《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它不仅是一支动听的歌,还是一首优美的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2、揭示课题,读课题:30.我的祖国 (用歌曲揭题,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问题:我的祖国到底是怎样的祖国? 2、学生反馈。(美丽的、英雄的、强大的祖国。) (考察学生读书情况,学会抓文中的关键词。) 三、再读课文,自主识字 1、再读一次课文,勾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生字:稍、辟、敞、豺。 3、同桌互读生字,读准字音。 4、多种形式读生字,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5、从课文中提取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词语:稍公、开辟、宽敞、豺狼、辽阔、明媚、强大。 (理解词语不等于解释词语,打破传统的老师解释词语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和生活情境中理解词义。)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清生字的形,并把自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 比如:利用形近字法。艄:梢、稍、消。辟:僻、避等。 合一合:稍=禾+肖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记字。 3、指导书写。注意“豺”的写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左边的部首部分容易的地方,让学生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加深记忆。书写过程中注意写字姿势。 4、评价自己或同学写的字。 先自己评定自己的书写,再评价同学写的字。 (写生字是一种回归,语文的能力最终要归结到“写”上,学会写字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写生字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环节同时也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字或他人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萌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的意境,萌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检查预习,抢读词语 这些生字和词语你一定会读吧?注意读准三个翘舌音。 2、听写词语,当堂纠正错误。 (常态课应当注重教学效果,听写生字词是很有必要的。) 二、再读诗歌,感知大意 1、带着问题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共有几个小节,哪些小节写了我们祖国的美丽,哪些小节写了我们祖国的英雄,哪些小节写了祖国的强大? 2、反馈。 三、美读诗歌,理解感悟。 1、学习一二节诗。 (1)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你觉得哪些诗句体现了我们祖国的美丽。 (2)反馈。第一小节诗句。借助旁批想象情景。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情景美和诗句本身的语言美。 我仿佛看到了(宽广的大河,金黄的稻浪,江面上归帆点点……),我仿佛闻到了(飘香的稻花……),我仿佛听到了(艄公悠长的号子……),我仿佛觉得(我自己就住在那个美丽的岸边,温馨的农家小院,房前瓜果飘香,屋后绿树成行,房顶上饮烟袅袅,屋子里传出愉快的笑声……) (3)出示课件,祖国的壮丽山河图片,感受祖国的美丽。老师解说图片。 (4)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这真是个美丽的祖国,生活在这样的祖国,你会感觉到----?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指导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展示个性朗读。 (指导学生读好诗歌,读诗歌一定得有节奏,感悟作者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外的情感和美丽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谁还想用朗读来表达你对这美丽祖国地热爱? 2、学习第三、四小节 (1)我们的祖国,除了美丽的河山,还有勤劳智慧的人民,自己读第三、四小节,学着编者的样子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反馈学生批注的感受。 (3)抓住作者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拟人句的意思是什么?交流。 (4)第三小节写的是祖国的建设,引出课件,展示祖国大地上的变化。 (5)看完课件,让学生谈感受,升华情感。 看了这组图片,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你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你感觉怎么样? (6)指导学生带着幸福自豪的感情朗读第三四小节诗,展示学生的个性朗读。 3、学习五、六小节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我们的人民勤劳智慧,我们的人民还爱憎分明,渴望和平,热爱和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五、六节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2)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3)质疑:豺狼。指侵略者,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把( 敌人 )比作了( 豺狼 )。 (4)美读五、六小节诗。 4、美读全诗。师生合读。 (整堂课体现在一个“读”字上,一切尽在朗读中,多种方式的朗读是本节课的亮点。)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拓展延伸 过渡:这样美丽的祖国,这样英雄的祖国,这样强大的祖国,怎能不让人爱? 昔日的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祖国、爱人民,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爱祖国和爱人民都与那时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形式。 (1)出示柏杨说的话,学生读。 爱国是什么?马路上少吐一口痰,就是爱国。 ――柏杨 (2)体会爱祖国不是大话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可以怎样爱祖国。 (3)老师小结。 作家柏杨说,什么叫爱国?马路上少吐一口痰,就是爱国。让我说,爱国就是爱学习,学好祖国的语言,写好每一个汉字;爱国就要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多栽一棵树,少摘一朵花;爱国就是爱集体,爱我们的班集体,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的家乡;爱国就要爱我们身边的人,爱同学,爱老师,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这些都是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其实爱祖国不一定要等到长大以后,我们每个人处处都可以爱祖国,我们每个人时时都可以爱祖国。 2、深化主题 孩子们,全体起立,如果你也爱我们这个美丽的、英雄的、强大的祖国,请你大声地说出来,“祖国,我爱你”! (结束语的设计其实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是全篇感情升华的结果。) 板书设计: 美丽 爱祖国 我的祖国 英雄 强大 爱人民 教案特色简介: 《我的祖国》既是一支动听的歌,也是一首优秀的诗,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素材。这堂课我首先用音乐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出这不仅是一支歌,还是一首诗,使之很快融入到诗歌的学习之中,然后检查预习情况,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便是充分地预习,所以我设计了检查预习的环节,除了读准生字词的音,还相机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品读课文的环节上,我预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老师相机点拨,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老师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教学中,以读为主,展示学生的个性化朗读,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想象诗歌的意境,再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情景。这节课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利用作家柏杨的爱国名言,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实在在地爱祖国,让学生明白爱祖国并不是大话空话,并不是长大以后才能干的事儿,我们是小学生,我们有自己的方式爱祖国,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语文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最后,师生共同深情地说一句“祖国,我爱你”结束全课,感情升华到高潮,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一课的情感目标就圆满达成了。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