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母亲河、三峡之秋、浪淘沙、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故乡的河)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6-09-19 手机版


第三单元:母亲河

课题:《长江之歌》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吴有         总第2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读“哺育”等 3 个词语,会写“哺育”等 5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前构思: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读课文:放声读文,圈画生字词,我能读正确、通顺。

本课要学会的生字有: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字形的字有:__________                

注意读音的字有:                         

2读课文:学会新词(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用喜欢的方式理解新词。

二、合作探究

通过反复朗读以及抓住重点句段进行体会,准确把握课文内涵;在读 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课内探究】究点一:精读诗歌,边读边思考每一节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诗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集中释疑

三读课文,我能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本诗共几节?________每节讲了什么内容,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组内交流,合作提高】展示提升

1、与合作伙伴朗读课文,相互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收获。

3、选择本组学习精彩的内容预展:

展一:字词学习  展二:课文朗读   展三:内容感知

五【引导探究,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吟诵赞美长江的诗句很多,请将你的积累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六、训练巩固

 1、辨字组词

  慨(  )  彩(  )  劈(  )  薄(  )

  概(  )  采(  )  臂(  )  礴(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时代 (  )的力量 (  )的气概 (  )的乳汁

  (  )的丰采 (  )的臂膀 (  )的国土 (  )的清流

  (  )的情怀 (  )的未来 (  )的长江 (  )的源泉

  测一测

 3、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全文一共有    个小节,它们之间        关系,这是《话说长江》(栏目)的主题歌曲,作为词来讲,它十分讲究韵律,读一读这首词,看看它的韵脚押的是     韵,其中押韵的字是         

七、学习小结

1、朗读全文

2、根据学生回答再补充: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歌词以饱满的热情赞美长江,表达了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说说学习课文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1 长江之歌

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课题:《三峡之秋》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吴有    总第2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课前构思: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温故知新我热身:

1.读生字,圈画生字。不认识的做标记,多读几遍。记字的音、形、义。

2.读词语。果实累累、光晕  陡峭、闪烁、摇曳、朦胧、凌空等,结合课文大体理解意思。

3.多读几遍课文中的长句子,不理解的句子。

4.初读课文,读通顺。

二、合作探究我快乐:

1.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三侠之秋的什么时候的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每个时令都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你认为那个句子用得好,就读出自己的喜爱来。

4.教师概括:作者按照每天的时令来写的“三峡之秋”,三峡可真值得成为“山水画廊”。

三、集中释疑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彩展示我最棒:

1.写生字:耀、昏、跌。

2.读准字音:果实累累、光晕。

3.说说:      、     、    、      、      、      、     等的意思。

4.词语听写。                 

五、训练巩固

1 填空:

(    )山岩       (  )的秋天  (  )气息   (  )的云母石    

(   )的光辉    (  )的青光。

2完成配套练习基础部分

六、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三峡之秋》

第    2 课时:             主备人:  吴有         总第23课时      

学习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课前构思: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温故知新我热身:

1.听写生字及词语。

陡峭、闪烁、摇曳、朦胧、凌空

2品读课文谁最棒

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我能行:

1、“山峡之秋”的景物真是有特色,雄奇壮美。

把描写成熟的秋天的气息的重点句子画出来。

把描写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的重点句子画出来。

把描写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画出来。

把描写下午三峡朦胧的句子画出来。

把描写夜晚静谧的句子画下来。

2、想想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抓住那些景物来写的,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出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集中释疑

课文主要抓住那些景物来写的,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出感情。

在不同的时间里,三峡的景色有着怎样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展示提升

1朗读你喜欢的段落。

2、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训练巩固

1照样子,写出带“丽”字的词

例:明净的美(明丽)

雄壮的美(    )     鲜艳的美(      )

灿烂的美(    )     清秀的美(      ) 

异常的美(    )     光彩的美(    )

六、学习小结

多美的语言啊!同学们回家之后不妨把这些串在一起,再修改修改,相信就是一首描写《三峡之秋》的好诗。

板书设计:               

课题:《古诗两首》《凉州词》

第 1    课时:             主备人:吴有         总第24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构思: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学生交流王之涣资料。

2.初读课文,正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二、合作探究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集中释疑

1、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四、巩固拓展:

1.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练习背诵。

五、展示提升

1我是小天才:看谁背的快,诗歌背诵小比赛。

2、选做题:默写古诗。

六、拓展升华、情感朗读

师:他们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戍边战士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在这荒凉的玉门关外,在这寂寞的寒冬夜里,回忆起与亲人朋友的话别,无限愁思犹如大海波涛,汹涌而来。征人思亲人(配悲伤的乐曲): 如果他是已经结婚的战士,他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妻子倾诉?如果他家有老母,他将如何对母亲说?如果他已经有了孩子,他又会对孩子怎么说?请你任选一种角色,说说战士的心里话。亲人们能听到他的诉说吗?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凄切的羌笛声里,回忆那依依惜别的情景!

2、亲人思征人(配伤感的乐曲):课件出示:明月千里寄相思。远在家乡的亲人也一定在思念着长年在外的战士。此刻,他的妻子遥望着远方,会怎样思念着他?年迈的母亲坐在昏黄的油灯下又怎样惦记着他?他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牵着父亲的手,又有什么话想对爸爸说?请你任选一种或几种角色,写下来。

七、结课升华――拥抱和平。

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八、学习小结

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它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的要求。

板书设计:               

课题:《古诗两首》《浪淘沙》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吴有           总第 25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前构思: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题示标。

1.指名背诵《凉州词》。

2.全班集体背诵。

二、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三、合作探究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要求通顺、流利、正确。

(二)自学检测(一):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3、师范读,生划分音节。

4、齐读诗歌  

(三)出示自学指导(二):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词义:浪淘沙_________________、九曲、______________浪淘、________________簸、___________牵牛___ _   __织女             ,解释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集中释疑

1、生默读,说出所写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诗句说说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四、展示提升

拓展升华、尝试推敲,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训练巩固

1默写诗歌,看谁又快又准确。

2尝试自己对照课文释义课文。

六、学习小结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课题:《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吴有            总第26课时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新词,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对黄河、对祖国的爱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品析重点词句和段落,理解黄河的无穷魅力和灿烂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黄河的历史悠久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激起环保意识。

课前构思: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书写下列词语,并体会其在文中的意思

蜿蜒曲折  震耳欲聋  曲折壮丽  汩汩而出  奔腾不息  融汇百川  

自强不息  巨壶倾注  鬼斧神工  步履沉重  高山绝壁  奔涌而来

雨量充沛  生息劳作  繁衍发展  乘龙归天  昏庸无道  百家争鸣  

大展宏图  自强不息  北麓  清冽  险峻  流传  屏障  泛滥  昼夜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二、合作探究探究历史,追“根”朔“源”

1、课文有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找一找是哪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齐读第4自然段。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又具体介绍了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的起源及历程?

3、默读5至9自然段。补充下表

三、集中释疑

1黄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从课文中找到黄河有哪些丰富的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列举了哪些有关黄河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展示提升

1纵观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孕育了华夏文明,令人自豪的的黄河是什么样子呢,找一找那几个自然段作了介绍?

3、男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谁能读出这种气势。【重点注意相关数字】

4、默读2、3自然段,划一划:按上中下游的顺序划分层次。思考:从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有关黄河的哪些内容?【相互补充:上游概况,中游:黄河得名、奇异景观、相关传说,下游:悬河、黄河三角洲】

5、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又有什么感受?请你读出来。

6、分组齐读1至3自然段。

7、作者和我们一样,对黄河充满了热爱与赞美,自读最后一自然段。

【理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受黄河的奔腾不息的精神。】

五、训练巩固

完成配套练习基础部分

六拓展延伸

1搜集描写黄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母亲河重新焕发光彩,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应该怎么做呢?结合本文及黄河现状,写一份倡议书。

六、学习小结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

册第三单元【主题:母亲河】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文章以宽广的视野,历史的              

眼光,介绍了黄河及其孕育华夏文明的历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母亲河”的无

限风情和魅力。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黄河的雄伟壮丽,知道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重

要性。文章不仅取材精妙、详略得当,而且语言简练而气势宏伟,极富感染力。

自古以来,黄河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不仅有结尾这句,还有很多,

就如本文开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更有王之涣《凉州词》

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刘禹锡•唐《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

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等。

           

课题:《故乡的河》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吴有         总第27课时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做到准确、流利。

2、了解作者小时候生活在浉河边的有趣经历,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小时候生活在浉河边的有趣经历,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构思: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一)、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一查,多读几遍。

(二)、检测自学情况:

1、读准词语(出示词语)

淮河   泛滥    浊流    羡慕    擎着    惬意     赤裸裸    遗憾

迤逦   雉鸡    叮咚    追逐    捂着

二、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2.3.4自然段,想象作者写了小时侯的哪些趣事?

提示: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并且写一些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立阅读:思考,本文写了几件趣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值得你学习?

提示:可以从选材,语言,文章结构等方面来探讨。

4作者家乡的浉河有设么难忘之处?课文又是从那几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浉河的热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怎样写浉河发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除了描写浉河还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集中释疑

1感悟:在这些趣事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展示提升

1积累文章中的一些好词佳句。

2试背最后一段,升华情感,看谁背的好!

五、训练巩固

1书写字词并听写

2当堂完成配套练习

六、学习小结

这篇课文没有写黄河长江,写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一条小河,却因为作者朴实的语言,有趣的经历让我们喜欢。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介绍和赞美家乡的河,先总写对家乡河的热爱,接着写发水时的浉河,再写不发水时去浉河摸鱼,然后写浉河边的泉水,最后抒发了对浉河的热爱。

课题:语文天地                              

第   1  课时:             主备人:吴有            总第28课时      

学习目标:

1查找有关母亲河的诗歌和文章,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有感情的朗诵诗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前构思: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搜集有关黄河,长江的诗词,并展示如:

1、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6、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0、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二、合作探究

1了解我们学过的描写,赞美母亲河的诗歌

2怎样写倡议书?

三、集中释疑

1诗歌的朗读,怎样停顿断句?

2倡议书书写格式及方法。

四、展示提升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看谁读的好。

2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关黄河、长江的诗词,看谁搜集的多。

五、训练巩固

(一)填空

   1、                  ,猿啼三声泪沾裳。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                                 ,千里江陵一日还。

  4、大江东去浪淘尽,                                   

5、九曲黄河万里沙,                                                                           

6、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抒怀》

7、                                        ,一片孤城万仞山

8、天门中断楚江开,                            。——李白《望天门山》

  9、君不见,                           ,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0、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朝辞白帝彩云间,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学习小结

今天我们集中学习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有关黄河,长江等的诗词及诗词的诵读,另一个方面又学习了如何写倡议书,下去同学们要多加练习巩固。
资料提供者:党振华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