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有趣的谐音》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1-21 手机版 | ||||
知识点描述 有趣的谐音 预备知识 谐音歇后语、谐音广告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五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1.了解什么是谐音及谐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一、片头 (30" 左右) 通过贺岁短片、年画引出谐音。 2'10"左右 二、正文讲解 (分钟左右) (一)感悟谐音 1.读课本79页的歇后语,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2.老师小结(课件出示):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短小、风趣、形象,十分自然贴切。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还有一种就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除了刚才课本上列举的歇后语外还有(课件): 小苏他爹——老输(苏)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谐音歇后语就是用同音字来代替原来的字,从而更进一步体现它的意义。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3.(通过刚才的讲解,大家对谐音有了一定的认识。)看看能不能运用谐音知识把下面的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课件)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梦里坐飞机——想入非(飞)非 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官(冠) 麻雀尾巴上绑鸡毛刷子——伟(尾)大 4'10"左右 (二)巧识谐音 谐音也被某些经销商肆意运用,他们利用谐音改造成语,以求达到过目不忘的广告效果。(出示课件图片): 食全食美 随心所浴 默默无蚊 乐在骑中 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谐音改造成语,出现频率高,感染力强。往往会给小学生们造成误导,大家一定要小心哟! 50"左右 (三)谐音妙用 学习了谐音知识,下面的对联你能补上横批吗?说说哪里有谐音,表达了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对联):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45"左右 三、结尾 (30" 以内) 通过汉字谐音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文化的丰富和有趣,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汉字谐音还会制造很多的笑话,课后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79页的内容,读完后与大家分享哦。 20"左右 自我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重在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非掌握知识的多少,重在亲自参与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本科设计始终忠实于这一教学理念,教学环节设计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选取生活中学生耳熟能详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资料提供者:蒋志玲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