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孩子(教师中心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孔春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2.能读懂课文1、2、3、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的。 3.能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健壮”、“满山遍野”等词意。 2.读懂课文第1 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第1 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对山里孩子的喜欢之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出示课题齐读。 二.交待学习任务。 1.我们对山里还了解甚少。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对山村的美丽,特别是山里孩子的可爱之处将会有一定的了解。 2.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总分段式把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三.自学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想想山里孩子是怎么样的。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主要针对生字的读音掌握情况。 2.说说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句式1:山里的孩子是 。 句式2:山里的孩子是 、 、 。 五.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写? 2.学第7课时,我们是怎样读懂总分段的? 3.用“——”划出总起句。用“..”圈出中心词。理解“健壮”。 4.为什么山里的孩子长的这么结实、健壮呢?理解分述句。 齐读第2 句,圈出动词,在练一练: 爬山 采树 拾松果 登蘑菇 听读第3 句,说说漏读了哪几个词?为什么不能漏? “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你从句中哪些地方看出? 他们到过这么多地方,干过这么多事情,怪不得长得这么结实、健壮。用欢快的语调读好第4句。 5.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6.请学生看板书复述这一段的内容。 7.练一练。 六.指导生字,布置作业。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2、3 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点写具体的。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 情。 3.复习巩固字词,理解“向导”、“热情好客”、“充满”等词意。 教学过程: 一.读读第1 段,说说学习这一段的方法。 二.学习第2 段。 1.初读感知,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写? 2.自学这一段,完成填空题: 课文第2 段是用( )方法写。总起句是( ),中心词是( ),分述部分是第( )句,从( )、( )、( )三方面写具体的。 3.反馈、校对。 4.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山里孩子的热情。 见书 比一比,说一说哪一句更能看出山里孩子的热情好客;抓住带点词体会。然后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5.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说说这段写什么。 三.学习第3 段。 1.按第2 段的填空题,自学这一段。 2.校对答案,辅导难点。 3.有感情的朗读分述部分。 4.山里的孩子幻想真多啊!文中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想想,他们还幻想什么? 5.小结:要是山里的孩子这些幻想都能实现的话,山村将变得更加美好。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多么有理想啊! 四.学习第4 段。 1.结合板书,复述前三段内容。 2.山里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呢?读第4 段,这句话把大山比作什么?从哪儿看出? 3.小结: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新鲜的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培养了他们那样的胸怀,那样的气魄。 4.带着山里的孩子对大山的热爱之情读这句话。 5.以“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为总起句看板书复述全文。 第3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3.能仿照第3 自然段,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指导:山里孩子健壮的身影在满山遍野游乐时要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山里孩子接待客人是要读出满腔热情的语气,山里孩子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时要读出他们满怀希望的语气。 2.自由练习,最喜欢读的一段可多读几遍。 3.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评议。 4.齐读。 三.指导背诵。 1.找规律:结构相同——先总后分。 2.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分几方面写? 3.试背。 五.总结、练写。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