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wlq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教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铺路搭桥(2分钟) ⒈同学们看,我们学校里到处都是爬山虎,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观察了爬山虎,查阅了资料,现在请用一两句话说说爬山虎给你留下的印象? ⒉今天,我们去看看它的脚是什么样,为什么能爬这么高。齐读课题:25、爬山虎的脚 ⒊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读写物的文章要注意些什么?(写物的文章一般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读的时候,要弄清文章写了事物的哪几方面,每一方面有什么特点。) 过渡: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注意事项去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一读课文,整体把握,感知爬山虎的脚)(10分钟)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初级阶段,即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自读、自悟、自得的学习过程。) ⒈自读。 具体步骤是: ①读准字音,读通读熟课文,根据读写物文章的要求、“预习”和“思考·练习”勾画。同时,圈点勾画好词佳句,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②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向小组内同学请教。 ③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全文,达到正确、流到,做到把课文读熟。想想课文来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脚?主要写了什么? ⒉检查交流 ⑴认读生词 爬山虎 空隙 拂过 漾起 叶柄 嫩茎 逐渐 瞧不起 ⑵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那么,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完成填表练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向小组内同学请教。 三、细读深究(二读课文,重点探究,读懂爬山虎的脚)(13分钟) ㈠ 再读课文,并填表,遇到不懂的地方向小组内同学请教。 ㈡交流汇报 ⒈叶: ①看表汇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相机指导朗读。 ②看课件。 ③练习朗读。(看着这么美的绿叶,什么之情在你心中油然而生?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 过渡:爬山虎在墙上为什么会铺得那么美呢?我们来看看它的脚就知道了。 ⒉ 脚: ⑴指名读3——5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脚? ⑵学生汇报填表。 ①汇报形状、颜色。 a、汇报;b、齐读比喻句,理解比喻句。 ②汇报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 a、汇报;b、读第4自然段,勾画动词。 ③“这样”指的是怎样爬,请一边画图一边讲述: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是什么样儿的,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先自练,后指名上黑板画讲。) ④看课件。 a、看课件。 b、“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可不可以改为“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c、那么,没触着墙的会怎么样呢?继续看课件。(师:看来,脚与墙的关系太密切了。) 过渡:爬山虎叶子美,脚也可爱,那么他们喜欢生长在什么地方呢? ㈢学习第一节 ⒈齐读。 ⒉看课件。你今后打算怎样对待这些可爱的植物们?。(说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能言行一致。) 四、归纳总结(三读课文,深化认识,领悟文章怎样表达爬山虎的脚)(2分钟) 看板书,引导归纳:这篇课文爬山虎的 、 、 三个方面,主要写了叶子美、脚的特点。抓住了特点写得很具体。 过渡:想把课文中的美段背下来吗? 五、积累运用(5分钟) 1、指导背诵2——4节: ①借助过渡句指导背诵第二节。 ②借助重点词句背3、4节(自由背,同桌背。) ③汇报:看课件练习。 过渡:课文中的句子实在是太美了,找找你喜欢的吧。 2、指导写比喻句 ①找出喜欢的句子,全班齐读。 ②看课件,写比喻句。 a、(导:青翠欲滴的满墙绿叶,铺得是那样均匀,排列是那样整齐......)此时你想到了什么,用上不同的比喻词,说一个比喻句。 (犹如碧绿的湖水;好像农田中绿油油的禾苗;如同人工培植的草坪;像从飞机上看到的一片树林。) b、文中说看到爬山虎那细小的脚就会使人想起蛟龙的爪子,也把它写成比喻句,怎么说? c、写。 六、拓展延伸(6分钟) 选择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①出示学校的一些树。 ②梧桐树:从整棵树来看,它有什么特点?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棵树最有特点的是什么部位? ③动笔写。(提示用上比喻等方法) ④汇报佳作。 七、布置作业 1、把2——4自然段背给爸爸、妈妈听。 2、把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板书设计: 25 爬山虎的脚 位置 嫩叶美 叶子美 静态美 描写 比喻 拟人 动态美 脚奇 枝状 一脚一脚往上爬 作者邮箱: ttddgysh@126.com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