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A.doc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18 四季的脚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理解课文,知道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我们听过了爸爸的脚步,妈妈的脚步,老师的脚步,还有自己欢快的脚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四季的脚步。 二、新授: (一)画读: 1.自由读,画出生字,再读一读。 2.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或词。 3.范读课文(或录音朗读),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4.再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二)议读: 1.同桌或小组读互读,互相正音,评议。 2.分小组讨论,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美读: 1.第一节:读这节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3.出示春天的画面,问:溪水怎么会唱歌呢?溪水的歌声是什么样子的? 4.问:春天美不美?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5.按这种方法教学下面三节诗歌。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金蝉”,“金色的小道”,“世界”等。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点名背诵全文。 2.抽读生字卡片,读时注意读准字音。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学生自己看着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两个人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2)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脚 步 悄 丁 冬 夏 界 呼 舞 蹈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夏天 脚步 悄悄 冬天 呼呼 叮咚 世界 舞蹈 唱歌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脚:左中右结构。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左边是个“月”字,中间是个“去”字,右边是个“ ”。 夏:分析结构法记字形:上面是个“百”字多一横,下面是个反文旁不出头。 舞:数笔画记字法:笔顺为: 蹈:数笔画记字法:笔顺为: 4.指导书写: 脚:中间的“去”字上边比左右两个部件高。 舞:上半部分要尽量写的紧凑一些。 步:第四笔在横中线上面。注意下面不是“少”字。 蹈;右下部分里面的两个横不要连上。 5.学生练习书写 6.展示学生的作业,大家共同评论。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扩展:你喜欢哪个季节?画一张画告诉大家。要抓住这个季节的特点画。 板书设计: 18 四季的脚步 19 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吗?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会把这个答案告诉你。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二、新授: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 助:翘舌音。不要读成z) 冲:翘舌音。不要读成c#ng 灾:平舌音。不要读成zh1i 3.学生质疑。 4.记忆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好。 2)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从旁点拨。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来记:晒、飘、冲、助、灾 会意法记字;浮、温 5.书写指导。 飘:左高右低,“风”的起笔点与左上“ ”的“横折”一边高。 帮: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6.学生练习书写 7.作业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晒太阳 漂浮 温和 帮助 冲毁 房屋 灾害 灌溉 白袍 管理 二、新授: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我”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汽的?又是怎样变成云的? 3)解词:“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2.看图学习第二段。 1)在这段中“我”是指谁? 2)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雹子的?怎样变成的雪? 3)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3.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段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小组讨论 4)教师引导大家弄懂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会又是怎么回事? 5)在这一段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4.学习第四段。 1)水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2)人们是怎样约束它的?怎样才能让它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5.指导朗读。 6.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说说。 三、完成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 19 我是什么 20、清清的溪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读“愤、脏、浑、刨”四个字。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象 系 栽 浇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环境保护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环境保护有关的课文《清清的溪水》(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象 系 栽 浇 负 泥 培 坑 澡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关系 泥沙 洗澡 重新 胜负 浇水 培土 栽树 刨坑 大象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负:上面是“刀”字头,下面的“贝”字第一笔是竖。注意与“见”字区分。 培: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立”和“口”字。“培”字的第七笔是撇。 浇: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尧”字,注意“尧”字的右上方没有点。 象:可以运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像去掉单人旁就是大象的象。第六笔是:撇 栽:先写“土”字头,再写“木字旁”下面的笔顺是:斜钩、撇、点。这是一个形声字。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5)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读一读: “小兔气愤地说。” “野猪跳进小溪,想洗个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脏,变成了一个小泥猪了。” “野猪刨坑,大象栽树。” “溪水变成浑浑的了。”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溪水会变浑。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树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溪水会变浑。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树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关系 泥沙 洗澡 重新 胜负 浇水 培土 栽树 刨坑 大象 3、教师小结学习生字情况。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清清的溪水一直都是清清的吗?它有哪些变化? (先是清清的,后来是浑浑的、变黄了,最后又恢复了清清的。) 2、溪水为什么突然变黄了?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指名读第二——十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溪水为什么会变黄? (因为大象和野猪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树林里的树都快拔光了。没有了树林,土壤便会流失,一下雨,周围的黄土就被冲到小溪里,小溪的水就会变黄、变浑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说一说树木对防止土地流失、保持水土平衡、美化环境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 2、这一部分有情节,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1)自由读,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 2)小组读一读,商量怎样能够更好的读出语气来。 3)全班交流展示: 小组展示读 班级分角色读 3、看投影片上的图片,练习有表情、有语气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或根据投影提示排演课本剧。(要给学生创设施展才华的空间,安排好时间去练习,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去指导) 4、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办?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查找的有关资料说一说: 如:清理水中的泥沙; 在水边种植树木,植树造林; 进行治理,并建立保护区; 加强宣传的力度,号召所有的人都自觉维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在水中饲养动物,帮助清理污水,同时改善溪水的环境质量。 ……) 5、再读课文:想一想:大象和野猪是怎样做的呢?在书中画一画,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6、指导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 1)指名读,抓住学生中读的好的地方,请他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出溪水又变清后的喜悦之情。 2)齐读。 三、拓展练习: 1、以《清清的溪水》为题或另选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如:1)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 2)分角色排演课本剧。 3)说一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4)以大象和野猪的口气写一封公开信。 5)为课文续编故事。 ……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大象和野猪这样的人?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是怎样解决的? 四、教师小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了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大家要增强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家园。记住一句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五、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把本课所学到的内容告诉身边的人,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员。 板书: 资料提供者:吴 锋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